汽车模具标准件在工作中除了要求基体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韧性的合理配合外,其表面性能对模具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这些表面性能指: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摩擦系数、疲劳性能等。这些性能的改善,单纯依赖基体材料的改进和提高是非常有限的,也是不经济的,而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正是表面处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复合处理技术,改变模具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从表面处理的方式上,又可分为: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机械方法。虽然旨在提高模具表面性能新的处理技术不断涌现,但在模具制造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渗氮、渗碳和硬化膜沉积。
1、两板式模具:两板式结构模具是指主流道,流道、进料口与型腔在同一侧的模具,是由分型面区分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的最普通的结构形式。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
2、三板式模具:在动模与定模部分之间再设有一块流道板,它与定模板之间设置有流道,与动模板之间设置有型腔,这样构成的模具称之为三板式结构模具。它无论是一模一膛还是一模多膛,都可以在制品的侧端面以外、一般在中间的部位采用单点或多点点状进料口,可以满足产品外观要求,并且省略浇道的切除工序。